• 索 引 号:XM00103-02-00-2025-135
    • 备注/文号:厦工信提函〔2025〕63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4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12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时间:2025-07-24 20:53

      答复类别:B类

    致公党厦门市委:

      《育生态聚合力 加快推动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建议》(第20251125号)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扩大就业和改善民生的“压舱石”。该提案针对我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困难挑战进行了分析,围绕营造鼓励数字化转型生态、调动合力提高转型内生动力、形成范例发挥数字化转型带动效应等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工作建议,具有较高的参考借鉴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经过详细研究,认真梳理相关工作已采取的措施和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强化政策体系,营造转型生态

      2024年1月12日,厦门市工信局、财政局联合印发《厦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目标与路径,压实主体责任、凝聚多方优势、完善配套保障,用于指导试点工作顺利开展。同期,印发《厦门市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若干措施》,在“鼓励使用新型基础设施开展融合应用”“推进数字化转型诊断咨询”“支持上云上平台”“加大数字化转型技改补助”“鼓励推广链式数字化转型”等十大方面制定了具体的奖励政策,全面保障企业做好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

      (二)探索“链式”转型模式,加快转型进度

      我市在推进试点过程中积极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总结形成了“一链一标准”“一链一平台”“一链多场景”的三类“链式”转型模式,加速复制推广我市转型经验。

      一是“一链一标准”,即链主企业牵引供应链“链式”转型。依托行业链主企业,统一品类标准、打通供应链体系,推动链上配套企业统一数字化转型。如汽车电子行业链主企业——盈趣科技,自主研发UMS柔性供应链管理系统,已接入超百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实现链主企业订单数据、生产数据等通过线上的数字化工具实时同步至各配套企业,配套企业进行生产排单、生产管理,保证了配套企业的灵活生产、交付迅速及质量可控,通过数字化协同,链上企业平均生产效率提升25%、库存周转率提高30%、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0%。

      二是“一链一平台”,即平台企业驱动产业链“链式”转型。推动链主平台型企业,以自有智能制造实践经验为基底,搭建综合性数转平台,围绕制造业企业在销售、计划、采购、生产、工艺、品质、设备、仓储等方面的应用场景,形成不同模块的场景式应用解决方案,为各行业制造业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低成本、快部署、易运维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助力中小企业提升各环节效益。如柔性电子平台型企业——弘信电子,打造综合性数字化转型平台,已带动茂源通工贸、唯科模塑科技等5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

      三是“一链多场景”,即集群园区构建多场景“链群”转型。推动园区龙头企业,结合园区产融服务优势,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转化、生产、投融资等专业化便捷服务。如海沧,形成以大博医疗、万泰沧海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带动厦门生物医药港内的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产业链群超100家的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园区转型发展成效已连续三年受国务院办公厅督查激励,在“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榜单”中名列前茅。

      (三)推进培训评审,深化交流合作

      积极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各项专场培训,组织走进标杆企业活动,引导企业“看样学样”,累计组织88场培训,超2000人参与培训。结合试点细分行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等数字经济工程系列改革试点专业职称评审工作,目前已有900余人通过职称改革试点初中高级评审。深化试点交流合作,及时总结试点城市工作成效,与河南省郑州市建立试点城市协作机制,与福州、龙岩、泉州等兄弟城市深入开展试点交流合作。此外,加速构建海外数字生态合作网络,支持转型标准、解决方案和产品“走出去”。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面总结试点经验。一是依托600家试点企业数字化转型经验,剖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难点,围绕“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找准切入点,从政策支持、专家服务、标杆示范等方面总结经验,联合财政进一步研究出台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奖补支持政策,持续完善中小企业生态服务机构库,用于后续全方位指导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持续开展标杆示范企业培育工作,引导企业“看样学样”。

      (二)持续构建转型生态。鼓励数字化改造服务商、银行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服务主体,打造标准化、低成本、可复用的解决方案,持续更新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源池。加快培育一批深耕行业的专业软件开发商、自动化集成商和平台服务商,探索孵化一批提供数据确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服务的数据商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开展服务商分类评价工作。依托已有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持续推进专家入企服务,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市—区—街镇”多级联动、全链条转型服务贯通的数字化转型生态。

      (三)进一步撬动行业链式转型。持续遴选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引导链主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化整体转型。一是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牵头建设数字化供应链,以商业订单为重要抓手,基于数字化平台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配送等应用,带动供应链相关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环节实施改造,实现关键数据互联互通,打造富有弹性、自主可控的新型供应链体系。二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牵头,基于深耕制造业的丰富经验,联合工业设备企业、解决方案企业等生态伙伴,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开发、标准制定等,为产业链上企业提供一揽子的“小轻快准”数字化产品,打造协同转型的创新商业模式,构建柔性高效的新型制造体系。

      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继续提出宝贵意见。

      领导署名:翁晓岚

      联 系 人:卢  杰

      联系电话:2896790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23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