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XM00103-02-00-2025-132
    • 备注/文号:厦工信提函〔2025〕60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7-22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251140号提案办理情况答复的函
    时间:2025-07-22 16:20

      答复类别:B类

    民建厦门市委:

      《厦门市应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与发展》(第20251140号)由我单位会同市审批管理局、交通局、住建局、公安局、市政园林局等单位办理。现将有关情况汇总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2024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同年7月公布首批试点城市名单,旨在建成低时延、高可靠的网联云控基础设施,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探索形成“车路云一体化”投建运新型商业模式,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

      贵单位的提案指出了厦门市在智能交通领域存在智能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云端智能交通服务不完善、产业生态尚不完整等问题,指出厦门市应提升城市的数字化基础设施能力,并为推动相关工作提出了宝贵建议。我局及相关单位均高度重视提案建议,认真总结工作成效,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提案中提出的改造传统道路基础设施等具体可行的建议,我局及相关单位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吸纳。

      二、措施与成效

      近年来,市工信局等相关单位高度重视城市交通管理智能化转型和市民高效出行服务需求,以科技赋能为切入点,不断加强智慧交通建设,积极提升交通管理科技化水平。

      (一)夯实信控基础,提升路口智能化水平

      成立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中心,引进专业技术团队,搭建“智慧信控”系统和交通拥堵管控优化平台,全量接入前端117套交通流感知设备和1425座交通信号灯管控数据,基于前端数据和后台算法,科学打造交通“绿波带”和制定自适应控制方案,全面提升路网通行效率,为市民创造更好的出行环境。目前,全市已打造“单向绿波带”27条,“双向绿波带”8条,并有30个路口具备信号自适应优化功能。

      (二)推进智慧交管建设,构建城市交通治理体系

      主动学习借鉴先进城市“车路云一体化”成功经验,邀请杭州每日互动公司来厦开展研讨交流。对标杭州交警部门的做法,将路口交通要素传输至车机赋能“车路云一体化”应用思路和解决方案,构建“人、车、路”三维感知体系,实现交通治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持续深入推进公安智慧交管平台(一期)建设,加速构建交管数据资源池,围绕交通信息研判、指挥调度、信号管控、安全宣教、出行诱导等业务,打造“智慧监测”“智慧指挥”“智慧服务”“智慧信控”四大专题应用,形成“一体化、智能化、精细化、社会化”现代城市交通治理体系。

      (三)加强试点项目建设,提升便民服务质量

      积极推动5G车路协同公交应示范项目,实施智慧公交部级科技示范工程。鼓励公交集团会同厦门金龙电控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集美新城金龙智能公交试点项目”建设,完成6个全息十字路口路侧设备部署、50台公交车5G终端安装,建成车路协同应用平台。通过常规公交引入人工智能、边缘计算、5G等技术,提高公交车路协同服务的能力。优化停车场备案审批工作,汇聚全市经营性停车场动态数据,实现“一屏通览,全域监管”的目标,开发“厦门市智慧停车数据开放平台”,依托平台建设“厦门i停车”微信小程序,实现停车场查询导航、空余车位查询及错时停车场预约登记等便民服务。

      (四)积极推进标准规范研究

      完成《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导则》《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技术标准图集》等编制工作,保障智慧多功能杆设计、建设、运维、经营等全生命周期的规范管理。统筹推进智慧多功能杆需求调研及规划设计,完成《厦门市智慧多功能杆专项规划及实施策划》编制,科学、系统地推进以路灯为载体的城市物联感知体系基础建设。

      (五)夯实智慧城市数字底座

      积极支持“车路云一体化”相关信息化项目建设,推动厦门市交通运输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厦门市大交通信息集成共享平台、厦门市车辆路面动态检测系统平台、厦门市道路交通设施管理平台等多个项目立项。围绕部门业务应用和场景的共性需求,建设数据中台、感知中台、AI中台等公共技术应用支撑平台。数据中台依托全市公共数据资源平台,汇聚公共数据超百亿条,为多个应用场景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感知中台接入38类超6万个物联感知设备,对城市事件部件、设施设备等运行状态实时监测、精准告警。AI中台通过集约化建设全市统一的算力资源池和算法超市,满足市、区两级各类AI算力和算法需求。

      (六)完善智能交通项目配套需求

      市质检院牵头在集美区建成我省唯一具备完整覆盖34类智能网联汽车法规标准模拟场景的测试场地,极大填补我省乃至东南地区智能网联汽车检验检测领域空白,已为百度、金龙客车、中科云杉等企业提供ADAS系统验证、整车安全测试等服务。获批“福建省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为广大车企提供研发验证、标准制定等全链条服务‌。在集美软件园三期开通福建省首条L4级自动驾驶开放道路公交线,全长6公里覆盖6个站点,实现240米环境感知与自动避障。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虽然厦门市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交通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与上海、北京、深圳等头部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下一步,市工信局将会同相关部门做好以下工作:

      (一)推动路口设施智能化建设。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和路桥设施配套建设,拓展路侧感知设备等技术和设备应用,超前研究建设云端智慧交通监测调度平台,汇聚融合数据信息,打造态势感知和智能分析决策大中台,推动我市智慧交通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鼓励试点项目建设。持续推动实施自动驾驶公交应用项目,推动翔南智慧公交等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在我市公共交通领域深化“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

      (三)实施智慧停车场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经营性停车场与平台备案、数据联网工作,扩大停车场联网数据的覆盖面,提高平台基础数据质量,完善智慧停车应用,夯实数据基础。

      (四)提升数据服务能力。做好政务信息化项目立项建设,为“车路云一体化”工作提供支撑。提升智慧城市数字底座,推进市直各部门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推动感知设备纳入物联感知中台统一管理,持续扩大AI中台应用场景的覆盖范围。做好全市政务云资源的规范化监管,提高政务云对“车路云一体化”的服务能力。

      (五)提升基础服务能力。鼓励金龙集团持续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研发、制造,在现有封闭道路L4级自动驾驶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推动现有检测平台为更多企业服务,积攒应用端经验,不断改进检验检测流程。完善政策服务体系,积极学习首批试点城市经验,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做好进一步准备。

      领导署名:翁晓岚

      联 系 人:卢梦超

      联系电话:2896871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7月2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