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03-02-00-2025-082
- 备注/文号:厦工信建函〔2025〕24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27
答复类别:B类
贾丽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全市企业服务工作成效的建议》(第0118号)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市企业服务工作的关注和支持,现就您提出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优质的企业服务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助力企业实现能力提升、市场拓展和价值增长,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您的提案对我市企业服务工作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企业服务工作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同时围绕建立企业精准识别与服务机制、强化协同联动服务企业、优化企业服务人才结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建议。针对所提的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经过详细研究,并吸纳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人社局3个协办单位的意见,认真梳理相关工作已采取的措施和成效,提出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措施与成效
(一)数据赋能,建立企业精准服务机制
1.畅通诉求渠道。强化市、区服务资源协同联动,建设完善全市中小企业服务“四个库”,推广企业诉求直报码,完善企业诉求数据库,通过12345等渠道闭环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全力破解企业面临困难。健全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累计召开企业家座谈会200余场、解决问题2000余个。
2.精准帮扶初创企业。针对创业企业诉求,组织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创业导师到创业基地巡回指导,积极给初创型企业提供急需的创业指导、融资对接等服务。与高校、知名培训机构合作,举办4期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提升班活动,近千名初创企业经营者参与。
3.明确重点产业链发展方向。深入开展产业细化研究,聚焦“4+4+6”现代产业体系中重点细分领域的关键环节和缺失环节,对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12个细分领域产业链进行全景式梳理,绘制产业图谱,形成“一产业一张图”,明确各环节的企业分布、技术瓶颈、发展需求、招商目标和产业政策等,更好为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二)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1.打造三级服务队伍建设。出台《厦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积极构建“3+3+4+10”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市区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示范基地示范平台、商协会三级服务队伍建设。发挥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的服务龙头作用,建立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机制,引导各类社会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培育各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34个、示范基地17个,合计51个,汇集专业服务机构1800余家,年服务企业超过26万人次,形成了公益性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服务体系。
2.发布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率先开展营商环境建设,连续三年全国评价位居前列。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累计出台19批990项任务清单,推动营商环境从1.0到7.0迭代升级。
(三)优化人才结构,充实专业服务力量
1.征集优质服务机构。面向我市社会征集建立中小企业优质服务机构,包括为中小企业提供财税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数字化服务、技术创新与质量服务、人才与培训服务等十大领域的服务机构。定期对入库服务机构开展服务评价工作,实行名单“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我市已遴选141家优质服务机构,截至2025年3月,已为我市约26万家次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2.面向社会遴选服务专家。为增强专业服务力量,向社会遴选100名志愿服务专家,为中小企业提供财税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数字化服务、技术创新与质量服务、人才与培训服务等十大领域服务。在“慧企云”平台开设宣传专区,统一展示志愿服务专家,设置企业需求转接流程,让企业难题有专家“一对一”解决,今年自开展工作以来,已服务企业125家次。
(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用好用足融资支持政策。一是技术创新基金再升级,规模从300亿元扩大至500亿元,加大对工业领域设备更新的融资支持,鼓励扩大有效投资。截至2025年3月,共发布916个技改服务基金“白名单”项目,涉及总投资1331.67亿元,融资需求达575.53亿元。二是信贷周转基金为续贷企业提供临时资金周转帮扶,服务“无偿、短期、高效”。截至2024年底,惠及1327户企业,节省过桥费2.5亿元。三是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破解小微企业信用融资困境。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为1.5万户企业提供2.5万笔信用类融资增信。
2.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一是支持合规企业境内外上市融资,鼓励受境内规则影响企业境外上市。截至2024年底,厦门境内外上市公司98家,新三板挂牌企业85家,上市与新三板挂牌的总量、增量均居全省之首。二是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创新发展,联合沪深交易所举办2场债券发行人规范专项培训会,引导推动辖区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债融资。我市企业通过交易所债券市场融资1075.8亿元,同比增长57.6%,发行科创债等创新品种债券261.5亿元,同比增长14.2%。三是依托“产融云”政银企对接平台,有效破解企业与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资金不匹配的问题。截至2025年3月底,平台已入驻金融机构38家,汇集特色金融产品317个,累计发放贷款8.18万笔,授信额度570.23亿元。
3.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一是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为工商业节能降碳等多领域技术改造、设备更新项目给予信贷贴息,提升金融服务实体效能。2024年全市28个项目入选国家清单,总投入140.5亿元,贷款需求49.3亿元。二是对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面向中小微业务给予补助、奖励,促其聚焦小微企业,降费率、扩规模。2024年厦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总额219亿元,在保余额115亿元,平均费率0.66%。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按照“3+3+4+10”的总体框架,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夯实企业服务基础,整合好141家优质服务机构及100位志愿服务专家资源,发挥好50家基地和平台的作用,调动好专精特新协会等商协会力量,为全市企业提供服务。继续开展优质服务机构遴选工作,完成200家优质服务机构目标。
(二)以需求为导向实施精准服务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提升服务水平为目标,围绕企业发展和培育、惠企政策供给等方面,不断创新服务企业方式,提升服务企业专业化水平。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用好用足《厦门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政策,不断增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继续强化公益培训服务,利用全国优秀的师资资源,策划30场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培训课程,培训1600人次中小企业中高管人才。鼓励创业基地为初创企业提供工商注册代办、项目申报指导等一站式服务,不断提升创业服务的质量水平。
(三)强化部门协同开展服务行动
聚焦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加强部门协同联动,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作用,深入企业、园区、集群开展服务活动。2025年将以服务助企为核心,统筹推进惠企政策、优化环境、创新驱动、人才支撑、法律保障等全方位服务,重点组织涵盖政策宣贯、融资服务等70个公益活动项目,为企业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多措并举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继续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强化上市后备企业培育及创新债券发行支持,助力企业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二是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专项扶持资金作用,激励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降低融资门槛和成本。三是进一步深化政银企对接机制,提高对接精准度和实效,扩大对接会覆盖面,2025年我局力争完成4场政银企对接、投融资对接活动,惠及企业1000家次。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