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XM00103-02-00-2025-062
- 备注/文号:厦工信提函〔2025〕22号
- 发布机构: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公文生成日期:2025-04-03
答复类别:B类
市数据管理局:
《关于抢占AI新赛道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建议》(第2025109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背景
当前,以ChatGPT等大模型为标志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引领新一轮技术与产业变革,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规划,积极抢占人工智能发展先机。厦门市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一定的发展基础,已成功培育了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并在视觉、医疗、军事等关键领域打造出专用大模型。然而,也面临着领军企业数量有限、关键核心技术储备不足以及政策扶持力度尚需加强等挑战,亟待进一步优化布局,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二、工作举措与成效
(一)政策扶持方面
一是大力支持真景科技等人工智能企业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名单。二是兑现软件产业相关政策,为人工智能研发和应用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有效激发了企业的创新活力,推动企业在政策扶持下加速发展,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技术攻关方面
组织实施福建省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国投智能、美图公司等11个项目成功入选,形成了公共安全模型、视觉模型等一系列技术创新应用成果。在深度合成算法备案方面,厦门市共有62个算法通过国家网信办备案,占全省比重高达74.7%,充分彰显了厦门在人工智能算法领域的强大实力。
(三)典型应用培育方面
围绕工业、交通等重点领域遴选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推动安井食品、厦门航空等29个场景入选省级典型应用场景,占全省比重达30%。此外,成功举办了7期“智赋百景”交流活动,吸引了160余家上下游企业积极参与,有效促进了企业间的供需对接和产业交流,以典型应用为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落地。
(四)赋能新型工业化方面
一是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和新型技改试点,为传统产业注入人工智能动力。二是制定并出台“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若干措施”,加快能耗监测、缺陷检测等工业智能解决方案的推广应用,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目前,厦门市已累计建成天马微电子等7家国家级智能制造工厂,培育出大博医疗等上百个“工业+AI”典型案例,以点带面,引领全市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推动计划
尽管厦门市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生态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局将认真落实人工智能工作专班职责,继续把人工智能作为软件业发展和制造业智能化改造的重点方向,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强化政策保障
一是落实国家软件企业和集成电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以及市级软件产业政策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为人工智能软件、芯片、终端等相关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二是持续发布厦门市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人工智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固定资产融资,享受低利率的贴息贷款,降低企业创新成本,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三是研究并升级人工智能产业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对人工智能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政策环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二)加速“智转数改”
以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和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为契机,聚焦重点制造业集群和“链主”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需求,推动食品、家居、鞋服、体育用品等传统产业加速转型升级。通过产业集群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推广智能制造、智能检测、智能机器人等先进软硬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三)深化行业协作
一是鼓励龙头企业牵头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创新联合体等新型研发机构,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重点攻关及产业化项目,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争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志性智能软件、智能终端产品,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二是进一步加强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的挖掘与推广,广泛发动行业组织、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各方力量,持续举办“智赋百景”等产业对接、技术交流活动,推动游戏、互联网、制造业等我市重点产业加速实现“智能+”升级。
领导署名:上官峰
联 系 人:庄晶芸
联系电话:0592-2896586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