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1115号提案的协办意见的函
时间:2021-04-27 16:27

市发改委:

  《关于促进厦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20211115号)收悉,我单位的办理意见如下:

  市工信局结合自身职能,在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促进民营企业融资、培育发展民营经济产业链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

  一、优化民营经济营商环境。一是做好市场主体经济活动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对上报市政府研究的《厦门市促生产稳增长八条措施》及会同财政出台的《厦门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进行公平竞争审查,杜绝出台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企业垄断等排除、限制竞争的政策措施。二是提高政策一站服务水平。依托“慧企云”平台开通全市惠企政策网上统一查询入口——厦门市惠企政策引擎,建立我市企业政策(资金)数据库,平台收录国家省市各级资金政策1000余项,2020年点击量累计达到96万人次。三是加快政策兑现,增强企业获得感。提升政策兑现效率,加快资金拨付速度。2020年共简化流程项目19项,惠及269余家企业,奖励资金额达8625万元。

  二、促进产融对接,破解民营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一是开展小微企业还贷应急资金工作。2020年发放还贷应急资金42笔共计1.9亿元,为企业提供免息“过桥”贷款,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二是开展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资金工作。加强与银行合作力度,银行为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发生损失时补偿比例最高70%,使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总量有明显增长。2020年共有11家银行为厦门市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17994笔,合计金额111.56亿元。三是完善提升“产融云平台”,平台为资金供需双方搭建便捷、高效的信息交流渠道,打造了永不落幕的政银企对接会。截至2020年12月,44家金融机构入驻,发布特色金融产品268个,累计发放贷款2.98万笔,授信额度185亿元。   

  三、促进重点产业链发展。一是集成电路产业2020年实现产值265.6亿元,比增11.6%,建设集成电路保税交易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形成“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芯火平台享受集成电路保税监管模式试点的研发保税企业累计达12家,量产保税企业8家。二是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879.61亿元,新增认定新材料企业46家,复审2017年认定新材料企业58家。三是机械装备产业实现产值1055亿元,22个项目入选福建省重大技术装备和智能制造装备,数量为历史新高。四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营收1972.59亿元,增长13.8%。2020年,四三九九、美图公司等厦门7家企业入选年度中国百强企业榜单,数量在全国城市中排名前六。

  下一步市工信局将吸纳市工商联提出的建议,会同相关部门对相关扶持政策加以完善,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政策宣贯,提升惠企能力。建设“慧企云”政企协同服务平台,打造全市企业服务总入口,提升企业“一站式”服务的集成度,优化政府公共服务水平。通过中小企业服务月、双创活动周等活动途径,加强政策宣传,帮助企业了解掌握政策、用好用活各项惠企政策,促进惠企政策落到实处,营造有利于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强服务产品创新、运行统计分析和企业数据库建设,梳理门槛条件、国家省市级项目联动机制,完善政策、资金、项目、计划的评审,实现全程网办、流程再造、数据共享、零申报机制,提升企业服务效率。

  二、协同解决企业诉求,保障民营中小企业合法权益。建设完善福建省“政企直通车”厦门分平台,运用“互联网+”构筑企业直通政府部门的快速通道,受理企业咨询、诉求、求助、建议等事项,创新政企互动模式。收集困难企业诉求,反映的问题各部门跟进办理,力求办结率达100%。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强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欠款中涉及政府性资金问题的督促指导和监督。依托厦门市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网上服务平台,受理对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市属国企和大型企业拒绝或延迟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登记(投诉),做到“应偿尽偿、应付快付”。

  三、聚焦重点产业链壮大发力。一是编制完善“十四五”发展规划和行动计划。明确产业链群培育的缺链补链强链项目、招商目标企业、行业发展公共平台等基础建设项目,制定产业行业发展支持政策。二是进一步推动工信领域千亿产业增产增效。跟踪集成电路、机械装备、新材料、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工信领域千亿产业链群增产增效情况,找准难点、堵点、断点,以稳链、强链、补链、延链为重点,支持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推进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建设服务器产业之都,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和国家“芯火”双创基地。依托三安、瀚天天成等企业,集聚国内化合物半导体代工制造,形成以厦门为中心的化合物半导体产业基地。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切实帮扶民营企业纾困解难。用好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风险分担,促进银行提供“降低门槛、提高额度、提升效率”的融资服务,单个增信对象申请额度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纾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流动性困难。充分发挥规模为20亿元的应急还贷资金作用,为企业提供无偿“过桥”周转服务。发挥技改服务基金作用,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增资扩产项目提供低成本融资支持,融资期限最长5年,单个项目最高5亿元,2021年企业融资支付利息2%/年。

  领导署名:阮燕山

  联 系 人:黄文彪

  联系电话:2896785

  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4月2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