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对接活动,在鹭岛盛大启航!首场医疗专场对接会聚焦“AI赋能医疗新未来”,政、企、医、学多方齐聚,共绘智慧医疗新蓝图。
本次活动由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分公司协办,福建省人工智能协会、厦门市卫生健康信息学会共同承办。
活动旨在贯彻落实《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方案》,以“四链融合”(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为抓手,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领域的落地应用,助力厦门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高地。
真金白银护航AI产业发展
市工信局近期推动出台《厦门市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推出15条资金奖补政策,支持创新平台建设和大模型应用推广。聚焦制造业、供应链、海洋经济、健康医疗、动漫游戏、社会治理等六大领域智能升级需求,目前已梳理93项AI能力清单和67项场景需求清单,未来将持续推动供需对接,打造标杆案例,推动“技术红利”转化为“发展红利”。
医疗专场:AI技术赋能健康未来
作为系列活动的首场,医疗专场对接会以“AI赋能医疗新未来”为主题,吸引了近300名医疗机构代表、人工智能企业及金融机构参与。
活动现场设置展示区,17家人工智能医疗企业通过实物演示,生动展现了AI在患者服务、医院管理、临床诊疗等场景的创新应用,引发广泛关注。
政策赋能,人才引领产业创新
市委组织部现场解读厦门市“AI产业人才8条”政策,涵盖人才引进、培育、评价等全方位支持措施。例如,设立人工智能特聘岗位“定向引才”,支持校企“双跨双聘”,开辟“以赛引才”绿色通道等,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今年上半年,厦门还升级“群鹭兴厦”人才计划3.0版,单列人工智能专项政策,进一步巩固人才竞争优势。
需求对接,破解医疗行业痛点
在医疗机构需求发布环节,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分别分享了AI应用实践与痛点需求。
市卫健委提出,目前已完成11家三甲医院和41家基层社区机构的AI部署,构建出31个应用场景;到2028年将建成50P以上医疗算力平台,培育医疗垂类大模型,构建“人工智能+卫生健康”生态体系,并围绕六大场景推动技术从研发走向临床实用。
企业亮剑,展示前沿技术成果
中国电信、北京智谱华章、厦门狄耐克、浙江荷湖科技、上海联影智能等企业带来智慧医疗、大模型智能体、护理数智化等前沿解决方案。
其中,厦门狄耐克公司带来“AI赋能医院护理数智化转型”案例,浙江荷湖科技聚焦智能成像技术,展现了AI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前景。
系列对接活动持续发力
本次医疗专场对接会为2025年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系列对接活动的开端,后续还将围绕制造业、供应链、社会治理、动漫游戏等厦门优势产业开展专场对接,加速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融合应用。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